今天是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农历甲辰 龙年 三月廿九  北京: 晴 西北风3-4级转北风小于3级 -5℃~5℃
科研助教学研究  成就教师发展
发布时间:2015/3/12 13:12:00 访问次数:5787
科研助教学研究  成就教师发展 
        ——西城区区科研室主任年会发言
北京雷锋小学  王苒
  ●我们研究背景     
学校虽然经历了“十一五”一个完整的课题研究过程,老师们对课题研究也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但是一提到做课题研究老师们还是存在着极大的抵触情绪。老教师认为课题研究是无用的,凭借自己的经验也是能教出得意的学生的;新教师则认为自己还是先弄明白教材,弄清楚自己教的课吧,课题研究离自己太远了
  但是是科研走到“十二五”它应该是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目的的。因此,确立了《小学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该课题被确定为区重点课题。
  我们想通过课题的研究在教学管理上构建一套符合我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一套适合我校教师实际所需的教研途径与方法,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功力的提高。我们以课题的研究,立足学校的教研文化——把问题变成课题,用科研的方法,营造敬业乐群、主动发展的教师文化。
  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学研究是各自为战,很难有沟通的话题,传统的以年级为单位,以学科为单位进行的教研活动,不能满足我们学校的教学发展。那么该如何组织老师们进行教研组的校本教研组呢?
  下面我从三方面向大家介绍我们学校的做法
  ●我们的做法:
  一、从学科特点出发,研读教材,规范教研组活动,以课题为引领,架构学科知识横穿竖联、能力的纵向发展、方法的灵活运用的联系。
  1.开展以教研组为主体的主题式教学研究活动
面对学校的人员构成问题,该如何组织老师们进行教研组校本教研呢?是进行课题研究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我就一直在想,我不能让老师在做事情的时候课题研究是一回事,教学研究又是另一回事,应该让老师做一件事情的同时能解决几个问题。怎么让老师们课题研究的同时,解决老师教学中的问题,促进老师们的专业发展?
  在和教研组的老师们商量之后,语文、数学组的老师认为虽然横向研究的话题少,但是教材之间是有联系的。老师们的话提醒了我,我们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结合《2011版的新课程标准》进行一至六年级的教材纵向的梳理,以一个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展开教研组的校本研究。那么科任组的老师们就可以从学生的话题入手,进行通识性问题的研究。
  于是我们就形成了:
  语文组—从品读人物特点入手,设计研究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     
  数学组—以研读教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科任组——从引发学生的兴趣出发,研磨设计思路,使学生感悟学科的特色与魅力。
  教研组研究的课题确定后,我们就围绕课题的研究开展系列性的主题教研活动。我们将学校教研组的研究主题确定为“细化研究,聚焦课堂,提升课程执行力”
  细化研究就是教材要明白,细化我们的教材,研究用什么样的方法策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学习能力。聚集课堂就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清晰,提升课程执行力就是教与学的效果,它是前两个环节的归宿,是我们研究的落脚点,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这三部分正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这正是我们要引领教师达到的。我们将在一段时间里组织教研组的老师们围绕这个研究主题开展课题研究。这样一来,教研组的活动有了方向,老师们的研究也有了目的。为了落实主题中的“细化研究”这一点,我们采取了:
  2.打破年级界限的学科教学研讨
  每个教研组在落实子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既要研究不同学段教与学的策略,也要研究各个学段之间内容、目标、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联系,以此促进老师系统地把握教材。
  我们围绕新课标的学习,从新课标中找出与自己本课题研究的内涵和功能,然后再进入本学期的主题进行学习,对各个学段进行定位。针对同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找出他们在不同学段的联系与区别,使教师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进行这部分知识教学的。这也就是让老师们明确学生要学什么,老师要引导什么。
例如:数学组。数学学科一至六年级都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部分内容。数学组的课题就又是“以研读教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那么数学组就从这四部分进行结合新课标进行教材的梳理,首先老师找出自己所教年级对这四部分内容的要求,然后在再看看年段对这四部分有什么要求,同时梳理出自己所教年级的学生对这四部分内容应该分别掌握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会什么。
  老师们梳理清楚自己所教部分之后,教研组组织老师们进行交流,请老师们分别说说自己所教年段的知识点是什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怎么教这些知识点的?用什么方法培养学生什么学习能力?学生学会什么?学生已经具有什么样的学习能力了?
  通过这样的交流老师们要分别知道这几部分内容纵向之间的联系;还要清楚自己所教这个年级时,学生已经具有什么样的学习能力,自己要让学生在与自己学习的过程中要形成达到什么样的学习能力,要为学生后面的学习铺路搭桥。也就是说通过教研组的交流说课备课,让每一位数学老师非常清楚自己。
  二、从关注课堂入手,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体现与检测我们的研究效果、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老师们总是抱怨工作的压力太大,任务太重,又要做教学,又要搞科研,什么也顾不上;而我呢也常常觉得科研工作没有支撑点,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在一次科研主任的培训会后,我有了想法。我想:我们学校的课题是教研组的建设,那么要做好这个课题的研究,就离不开教学工作,我就要把科研与教研结合,这样老师们在教研的时候也在做自己的课题,这样老师也就不会抱怨了,而我科研工作的支撑点也有了。可是怎么让老师们在教学的同时也能较好的进行课题研究,引导老师从“教学型”的教师,向“研究型”的教师转变呢?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给教研组、给老师们一个抓手,一个支点,于是我想还是要仅仅围绕主题开展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这个想法一题出就得到了校长大力的支持,无论是行政会上,还是全体教师会上,校长都向老师们表达出科研与教研统一结合的主旨,并且从名称改为教学研究,以科研室为牵头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这样的小小的改变就给我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 “三有”课堂教学模式指导教研组活动
  为进一步延续“细化研究,聚焦课堂,提升课程执行力”的主题教学活动,进一步落实“聚焦课堂”的环节,学校首先确定“目标有定向——过程有设计——知识有检测”的“三有” 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带领教研组开展了改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改善教学行为;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1.目标有定性:
  所谓教学目标就是教师期望学生通过一节课、通过一个任务或是一个大项目学习后而产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围绕“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进行制定。也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学生学会、会学、爱学的变化目标。
  (1)依据课标和本节课所教授的知识点进行制定,定出本节课要让学生学会什么知识点,不能简单的照搬教材上的教学目标。
  (2)围绕课标、单元教学目标以及本节课的知识点制定出这节课要让学生形成说的能力是什么、写的能力什么以及运用实践的能力是什么。
  (3)抓住学科本质,结合学科特点,制定出有关学生转变的情感态度的目标
教学目标一定是课堂教学的导航仪
  2.过程有设计:
  所谓过程有设计,就是要围绕制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有关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的设计要能体现对学生知识的教授和能力的培养。
  (1)教学活动的设计能落实教学目标的要求
  (2)教学活动的设计能落实本节课知识点的要求,能体现对学生会听会说会实践的能力培养。
  (3)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4)活动的设计能面向全体学生
  3.知识有检测:
  要依据本节课教学目标、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点对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并且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1)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点进行课堂检测
  (2)依据本节课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实践运用的课堂检测
  (二)主题研修活动,让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畅游
   结合学校“十二五”《小学教研组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的课题,围绕着“三有”课堂模式,学校每学期开展教学活动周,教学活动周的目的在落实学校“严谨 务实 创新”的课堂文化的同时,引导教研组、引导老师们进行有目的、可操作的研究专题,让老师们明白做教学研究的同时也是在做自己的课题研究。
  4月份结合学校“十二五”《小学教研组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的课题,为落实“三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把握目标  合理设计  有效检测”为主题的“雷锋杯”教学研究活动,这次教学研究活动侧重在“把握目标”的环节上。同时还请来了区教研室的张春明老师、刘克臣老师和张雅林老师进行听课和评课。三位来听课的教研员老师都提到了,我们这次提出的研究主题正是当前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很有研究价值的。那么在这次教学研究活动中老师们都能按照“三有”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尤其是在目标的把握上,能围绕所教教材的内容,在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
  当然也提出了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细致,通过教学目标要能看出教师上课的思路,也就是看出怎么上,看出上课的结果是什么,预期效果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落实目标,这样的教学目标才具有可操作性的。
  10月份结合“西城杯”教学评优活动,学校依据 “十二五”课题研究的内容再次进行了“把握目标  合理设计  有效检测”为主题的教学研究活动,这次的次重点在“合理设计”方面。同样我们不仅请来区研修学院的教研员老师,还请来了刚退休的教研员老师,希望能从不同角度给我们的老师新的理念,新的想法。
  每一位老师都能认真对待这次教学研究活动,老师们没有把这次活动当作是一场比赛,而是把这次活动看成是一次交流互动的学习。老师们从学校提出的“三有”课堂教学模式出发,首先结合学科特点,学生情况进行了教学目标的制定,然后围绕目标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又依据教学目的适时地安排了课堂检测。
  教研员老师又针对老师们的课堂教学一一进行了评价。王爱军老师谈到:老师们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有语言训练,能很好的在课堂上使用《学探诊》,并且注意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王芳老师谈到:老师的教学活动环节清晰,关注了学生语言的培养,关注分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生生的评价。刘克臣老师讲到:老师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较好,有整体把握、单元把握的意识。舒卉老师说:老师们的教学设计能考虑文章的情线和文线,能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区分词语的意思。刘雅琴老师说道: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解决是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的问题,老师们的教学活动设计能紧紧围绕让学生积累经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进行。
  当然,几位教研员老师也中肯的提出了每节课的建议,老师们在听完教研员的评课后都不约而同的点头,认为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有实效,能让自己清楚我们的教学设计要关注什么,我们在备课中思考什么。有的老师说:“在备课中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定向,要定在哪些知识点上,要定在学生的哪些能力培养点上。”;有的老师说:“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关注学情,要从学生的学的角度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有的老师说:课堂教学的检测要关注学生的差异。”
  通过这次历时两周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的老师们从不同程度上都得到了收了,可喜的是老师们已经在逐渐地的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
  (三)失败是成功之母——及时建立错题集
  在进行一段时间“三有”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后,发现老师们在“知识有检测”的环节,设计的检测题还有待推敲。为了能帮助老师们更准确的了解学生,更好的设计有效的检测题目,学校提出建立错题集。首师大郜舒竹教授曾说过:“错误是必然的,错误是普遍的,错误是有规律的,错误是有用的”。这就是告诉我们学生出现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作为老师不能面对学生的错误视而不见,也不能催促学生一改了之。我们应该合理的运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借助学生的错误资源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帮助学生避免错误,引导学生在解决错误的过程中真正学会学习方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从2013年的3月开始在语数英学科进行错题集的使用,错题集中包括错题、正解分析、考察知识点、错误原因、此类题教学改进措施几项内容。教师将学生平时作业和检测试卷中出错较多的题搜集记录下来,同时教师要对这些错题进行分析,分析出现这类错题的原因,找到自己教学中的缺失点,然后在制定出这对这类错题的改进措施,
  错题集的使用使老师们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更能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更能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同时也改变老师们在期末复习的盲从性,老师们期末很多的复习内容都是依据学生平时错题集中的问题展开进行,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学生的负担,也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三、从教师发展着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教师搭建平台,让教师尝到科研带来的甜头
随着课题不断深入的研究与开展,校长不时的告诉我,学校的科研不同于一般的常态教研,科研应该是带给老师们一种新的教学思维,给老师们不断注入新的教学理念的一种东西,所有的教学研究活动就是为了促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
  于是学校针对新教师、骨干教师、成熟期教师不同类型的教师制定了不同的发展规划,每个发展规划中都从课题研究的角度给老师们提供了平台。
  (一)创造交流环境,教师崭露头角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听说区教科所想在普通的小学校进行一次课题交流展示的活动。这样的课题交流会,在这之前我们没有参与过,也没有承担展示过。校长告诉我,要抓住时机,展示学校的研究,展示教师团队的精神面貌。于是我利用自己在科研骨干班学习的机会,向班主任老师积极提出了要求,希望我们学校能承担这次课题交流会,最终区教科所同意了我们学校的方案。
  我校召开了以“细化研究 聚焦课堂 提升课程执行力”为主题的《教研组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探索》“十二五”区重点课题交流会。这次交流会,以数学组的研究为代表向全区展示了我校“研读新课标,把握教材要求——梳理知识,把握教材内在联系——课堂坡度设计教学环节”的教研组校本教研的课题。其中两节数学交流课更是展示了数学组在落实课题研究中提出纵向坡度教学策略的教学理念。
  承担这两节交流课的老师,一位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一位就是在学校工作近二十年的成熟期的教师,他们反反复复的和组里的老师们一起商量,从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抛开教参,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要培养的学习能力,确定了符合自己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然后设计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检测,教学活动的设计注重了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设计各种学生能够参与的活动,课堂教学检测也参考了以前学生经常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检测题的设计。正是因为有老师们自身的不断努力,全组教师的通力协作,专家细致到位的引领,才有区重点课题交流会上的成功。
  在交流会后两位执教的教师都说道:这次课题交流课的准备过程可以说是一种痛并快乐的幸福,在反复的研磨中提高了自身的教学修为,不反复打磨,就悟不到真谛,不反复打磨,就不会有那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只有在不断的反复推敲中,才能领悟到诗人陶渊明所描述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之境界。这次展示交流会的成功,也给我们这样一所德育特色校,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做课的老师,还是参与研究备课的老师,都是信心满满,对自己的课题研究能得到专家的好评感到欣喜。这次的活动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将学校的科研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二)展示研究成果,让教师感受成功
   在“三有”课堂教学模式和错题集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召开“把握目标——合理设计——有效检测”的主题科研会,同时还请来区教科所的领导参与这次交流会。这次交流会上我特意安排了一位新教师、一位骨干教师和一位成熟期的教师进行错题集经验介绍。
  三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对自己进行的错题集研究交流,骨干教师说:“错题集能够重新审定自己教学目标的制定。老师常用错题集,可以知道学生易犯常犯的错误,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很好的参照学生的易错点重新制定,这样做,很好的做到了备课备学生,进行了很好的学情分析,从而可以让老师的课堂真正做到围绕学生,以学生的实际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新教师谈到:“错题集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所提高。部分学生成绩一直稳定向上,并形成一定的自觉性,开始根据个人的需要尝试不同字词句的练习和积累。个别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也有了不小的进步。据统计期中阶段班级优秀率为7.14%,良好率为85.16%,及格率为7.14%;到期末考试后班级优秀率上升为78.57%,处于及格阶段的学生成绩明显提高,优秀率有所提升。”成熟期的教师说道:“错题集的运用,虽然麻烦,但是在麻烦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方便,通过错题集,能更好的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能更好的在自己的课堂为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设计一些有效的教学活动。”
  错题集渗透着一种学习的思维方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是一种资源,我们借助科研的手段,抓住错题集小小的平台,让它成为课堂上的延伸,让它成为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的资源。
  (三)科研带给我们的改变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科研与教学结合的研讨中,我们带领老师们用科研的方法梳理教材,用科研的观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学习。老师们也在这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中不知不觉得转变着。
  原来学校参与区教研室的老师只有一位,而在这两年中我们先后又有三位教师进入区教研室参加教研活动。
  老师们在备课时更关注学生的需求,在备课的时候老师们教学活动的设计更符合新课标的理念,更符合学生的发展。在这次“西城杯”的片级评优课中,我们有数学、美术两位老师脱颖而出,参与到区级评优课比赛中,并在区级“西城杯”的比赛中,分别获得区二等奖。
  近年,一年级的学生不再有期末考试了,那么学生的学习怎么进行评价这是一年级老师要面对的新的问题。我们学校一年级的数学老师们结合学校“三有”课堂教学模式和错题集的利用错题资源的理念,进行了“一年级数学过程性评价的设计”,这个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家长的大力配合与支持。并且该数学老师还在全区数学教研活动的时候进行了经验介绍,得到了教研员的认可。
  两位英语老师的课也得到英语教研室老师的赞赏,正是因为两位英语老师更关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课堂设计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英语活动,在上学期英语期末考试结束后,全校仅有一名学生不及格,而该学生的的成绩也是57分,这对于我们这所外来务工子女较多的学校来说也更是不易。
  学校教师的论文更趋于教学的实际问题,有的是《坡度设计英语课堂,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有的《整体把握教材浅谈小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还有的是《利用改错本帮助学生养成认真检查习题的习惯》,这些论文既体现了学校教研组的研究专题,也融合了老师们日常进行的教学工作。从2011年——2014年,学校每年都有近60%教师的论文获市区论文评选的一、二、三等奖。
  ●我们的感悟与思考
  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很注重随时了解老师们对课题研究的开展的看法,我们先后进行了关于“细化研究”主题活动的调查、“三有”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错题集”使用的看法等等,通过和老师的交流。我们感到:运用科研的思维方式,以主题式教学开展研究,既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文化的建设,又转变了教师的观念,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课题为引领进行的教学研究目的性更强,课题研究在帮助我们突破小学校局限的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我们这种人员构成学校的优势,打通学科和年级的界限,让老师们开展交流与研究,更能激发教师自我成长的热情,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让我们能更科学、更严谨、更积极,更有深度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用科研课题的研究思路,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时候,老师们更乐于接受,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矛盾,更能凝聚大家的人心。
  今后我们还要沿着这个思路进行课题研究,还要继续开展主题式的教学研究活动,让科研课题真真正正融入教学中,让科研课题的研究成为教学的常态。
  下一阶段我们将围绕着这个课题研究,通过主题式的教研活动在课程中落实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通过主题式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让每一位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得到发展。展望未来,教育科学研究的探索之路没有尽头,教育科学研究实践之路没有终点。让教育科研与教研融合,用教育科研促进教师发展,让教育科研为学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推荐】【字体: 】【打印】【关闭